發表日期:2022-08-30
點擊次數:673
一、民居改造
在民居改造的過程中第一步要進行實地調研,分析當地地形和民居現狀以及住房的結構構造。根據村莊現狀建筑風貌特征、建筑質量和美麗鄉村建設重點,將村莊內部建筑改造劃分為重點區域建筑和其它區域建筑。重點區域建筑主要包括村莊主要街道兩側建筑和村委會、村莊重要節點周圍建筑以及村莊公共建筑;其它區域建筑也就是村莊內除重點區域建筑以外的建筑。拆除破舊建筑,收購或租賃無人居住的廢棄破舊宅院,改建為村民活動場地或者村莊綠化節點、公共停車場地等。結合村莊民居建筑文化傳統,圍繞屋頂、圍墻、墻體、門窗、門樓、院落等六元素,挖掘和打造具有當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美麗鄉村。
二、鄉村綠化改造
在村莊附近、出入口、重要干道的兩旁、公共場所和建筑、各類建筑的四周做出相對應的景觀優化和綠化規劃,要通曉對植被種類和數量的分配;提出適合村莊發展的布局方案。
在選擇植被時,應該首先選擇那些適應當地自然條件、生命力頑強、有相應的綠化作用和具有一定觀賞性的樹木,不用或少用外來貴重樹種,突出地方生態特色。要讓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相交融,正確進行布局,明確在視覺上的搭配和感官的體驗,考慮將喬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、花卉等多種植物合理分配,要令人感覺到層次分明、流連忘返的感覺。
三、公共空間及庭院改造
(1)公共空間改造
農村宅基地包括己經建在土地上的房屋和土地是屬于集體所有的。按照“一戶一宅”的原則梳理村莊的宅基地,對閑置宅基地進行清理,依法確權后可用于流轉,對空閑的宅基地進行功能置換利用,改造為游園、廣場等公共空間。依據政策導則,村莊應結合村況新建村民服務中心、室外活動場地、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,村委會應為黨員活動、信息技術服務、法律援助等功能使用提供房間,建立完善的村民中心。結合實際情況新建游園廣場等,滿足村民健身活動使用需求,通過綠化種植、景觀節點的打造等,并結合周邊環境豐富村莊入口環境。
2)庭院改造根據村莊現有庭院狀況的調查結果分析,對舊庭院進行改造或者翻建。在庭院改造的同時,對庭院進行綠化和美化,以觀賞樹木、各類果樹、花草為綠化主體,從而達到美化環境、豐富生活的目標。最后以增加綠化為目標,在村莊的各家各戶種植樹木。在改造的同時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調查分析,創造出宜人宜居的鄉村庭院。在此基礎上,要根據各家各戶的情況在庭院內栽種少量蔬菜等作物,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收入。
四、文化景觀設計
(1)提取運用村內建筑元素符號
挖掘村莊建筑特色,對村內現有建筑上運用的檐口、墻花、門窗樣式等建筑要素進行提取,依靠相關的改善修建工作將特色使用到村莊內部的房屋綠化里,建設獨具自身文化特點和風俗的村莊。
(2)打造特色街道
將村莊的主要道路作為提升的重點,整治道路兩側的商店、村委會等服務設施。對主要街道的沿街立面進行統一規劃改造,對原有房屋沿街立面進行清潔,沿街院落圍墻墻體貼石材,打造具有村莊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;對沿街門窗進行統一粉刷、更換;沿街街景繪制道德實踐活動文化墻,增加村莊的傳統文化氛圍。緊扣“鄉愁”主題進行改造,使鄉土氣息更加濃重
五、道路景觀設計
農村應使用鄉道分級修建的模式,依靠鄉道情況和其用途分成四類:綜合鄉道、一級鄉道、二級鄉道和三級鄉道,各級鄉道各自的用途和修建的用料、策劃方案時重點考慮的因素。
在設計停車場的同時可在外圍種植喬木,形成樹陣,提升村莊生態環境和景觀效果。規劃完善道路亮化工程,對路燈建設進行查漏補缺。沿村莊主干道和巷道采用雙側布置的方式設置路燈。照明路燈間距為30-50米左右,主要道路采用鋁制挑臂路燈或太陽能路燈,巷道采用墻燈。建設排水管道來建設排水網絡。依靠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,安排想要的提示標志、標線;在行車密集、人流量較大的道路,安排路面減速帶等等。修繕完畢后在實施綠化,來保護路基的穩定、美化農村自然環境等。在村莊明顯處設置交通標志和安全警告牌,村莊外圍種植防護林帶。
六、景觀標志設計
根據村莊基本需求,村莊標志大致可分為導向標志、交通標志、公共標志和宣傳標志等。
(1)村莊出入口
新建村莊標識,保留現狀村莊可繼續使用的具有美觀性的入口標識,對周邊進行綠化美化。
(2)交通標志
規劃在主要道路交叉口設置導向標志,提高可達性。
(3)公共標志
公廁、村民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設置明顯的標志
七、旅游景觀設計
休閑農業含有農業功能以及旅游功能兩種,其自身資源的情況是對其實施開發的前提。休閑農業的建設要結合當地農地的情況,農田歸屬于鄉村中不能建設的區域,因此只可以適當實施規劃修整,把自然環境與生態、休閑、娛樂科學化地結合在一起,也就是將人文景觀同自然景觀的融合。
上一篇:上一篇:養老景觀設計中的注意事項
下一篇:下一篇:公園景觀規劃設計說明
掃描關注公眾號
Copyright@2013 阿拓拉斯(北京)規劃設計有限公司